500平台-500平台
500平台2021-06-27

东西问丨短评 :疫情歧视和偏见几时休 ?******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 题 :疫情歧视和偏见几时休 ?

  作者 崔白露

  近期,中国发布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和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

  对此 ,多数国家持欢迎和理解态度 。但少数国家罔顾科学事实,针对中国游客采取歧视性入境限制,将疫情问题政治化,给全球团结抗疫蒙上阴影 。而给出的理由颇为牵强,或称缺乏信息 ,或忧新型毒株,但在事实面前经不起推敲 。

资料图:机组人员和旅客正在过检 。长沙机场 供图

  首先 ,中国是否及时与世界分享疫情信息 ?据统计,中国调整防疫措施后 ,已在近一个月内同世界卫生组织开展4次技术交流会议,向各国通报最新情况,并持续通过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分享病毒基因序列 ,相关数据与其他国家取自中国旅客 的基因组数据一致。疫情三年,中国依法、及时 、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与世卫组织开展的技术交流多达60余次。可见,少数国家所谓“缺乏信息”并不属实。

  其次,中国公民会否给他国带来疫情冲击 ?答案是否定的 。当前中国本土流行的优势毒株奥密克戎BA.5.2和BF.7谱系,早在2022年5月和8月已作为主要毒株席卷全球大部分国家,此时再特殊对待这两个亚分支已无必要。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克卢格表示,中国流行 的毒株早已出现,不会对当前欧洲疫情造成大的影响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也称 ,2022年最后4周,中国入境新加坡的确诊病例不到新总输入病例 的5% ,远低于一些国家和地区 的占比 。

  目前,全球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超650种,其中在美国流行 的最新亚分支XBB.1.5,仅一周时间就使其本土感染比例从约30%飙升至43%,成为美国主导毒株 ,并在欧洲等地迅速传播。面对全球新威胁,全力应对新变异毒株 ,才是各国当务之急 。

  再次 ,对于 是否存在对华歧视性做法问题,个别国家辩称,对中国旅客落地检测核酸等措施并无歧视, 是“依照科学和客观的证据” 。但病毒无国界,若真担心输入型病例,应对所有入境旅客一视同仁,或对新变异毒株流行 的区域采取适当措施。只针对一国公民 的做法 ,不仅无法阻止病毒传播 ,反而会加剧散播歧视和偏见 。

民众在出入境接待大厅签证证件引导台前进行咨询。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许多人开始担忧 ,这种歧视性的防疫措施或引发西方社会针对亚裔的新一轮种族主义危机 。美国一名亚裔作家在《纽约时报》发文指出,美国对中国公民 的旅行限制,实际上 是在重弹亚洲人 是“病态另类”的老调,让美国亚裔再次成为种族主义者针对的“替罪羊” 。

  一直以来 ,少数国家的政客和媒体将疫情政治化 、武器化,把病毒作为实施政治操弄 的“利刃” ,关心疫情为虚 ,攻击中国为实 。当中国调整政策 ,这些曾极力要求中国“放开” 的国家 ,立刻采行“双标” 。如某些国外专家和媒体对中国表现忧心忡忡 ,却对暴发XBB.1.5的美国宽容大度,称不必对美实施旅行限制;反复提及中国疫情数据 ,却无视美国政府自2022年10月不再每日公布官方数据、多国早已停止发布感染统计的现实 。

  三年来 ,中国与新冠病毒持续斗争 ,顶住一次次疫情冲击 ,最大程度维护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成为全球抗疫合作 的中坚力量 ,为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创造积极条件 。近期,中国因时因势调整政策,多家国际机构看好今年中国经济并将增长预期调高至5%以上,泰国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马尔代夫等周边国家期盼中国游客到访,对人员往来持欢迎态度 。多数国家都客观 、积极地看待中国 ,并为双方交流创造条件 。

  无论是应对疫情反复,还是复苏全球经济 ,离不开各国同舟共济,守望相助 。应多一些尊重科学 ,少政治操弄 ,多一些客观公正,少歧视偏见,多一些团结互助,少以邻为壑,作出符合科学事实和公众利益的选择 。(完)

  • 500平台

    青海脱贫人口年度人均纯收入达13035元 同比增长9.5%******

      中新网西宁2月3日电(祁增蓓)3日,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 、局长谢宝恩在青海省乡村振兴局长会议上表示,2022年 ,通过兴产业、稳就业、强兜底、减负担,脱贫人口年度人均纯收入达到13035元 ,同比增长9.5%,比全省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3.2个百分点。

      谢宝恩介绍 ,聚焦青海省“四地”建设,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将62%的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 ,强化联农带农利益联结,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扎实开展稳岗就业“六个一批”行动,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务工规模达到21.6万人 ,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121%;充分发挥民政兜底救助功能,全省18.1万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纳入救助范围 ,实现了“托底线”与“救急难”并重。

      同时 ,严格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将监测对象识别参考收入标准由6000元提高至6700元 ,识别认定时间压缩至15日内。并研发可视化信息平台,建立8家部门参与 的联席会议制度 ,先后开展2次全省性集中排查 ,做到了应纳尽纳、应帮尽帮 。

      谢宝恩说 :“截至目前 ,全省累计认定的1.9万监测对象中,74%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守住了不发生整乡整村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着眼长远发展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编制完成了省级和25个重点帮扶县有效衔接实施方案 。将年度65.1%的财政衔接资金和74.5% 的东西部协作资金用于支持重点帮扶县发展 ,省内各金融机构投放贷款720.6亿元,推进实施了一大批补短板 、促发展项目。

      “我们推动15个国家重点县与江苏相关地区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全力保障国家选派 的15支科技特派团 、23支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工作队 、369名专家开展工作 ,为重点地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谢宝恩说。

      在民生保障方面 ,青海省200个村开展乡村振兴试点 ,初步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能复制 、可推广 的乡村振兴经验模式,并顺利完成农村“厕所革命”交接工作 ,年度建成户厕4.2万座、公共厕所25座 。

      此外,针对年度疫情灾情多点暴发 、多轮频发 的实际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开辟绿色通道,将存在因灾返贫致贫风险 的107户399名受灾群众及时纳入监测范围,开展针对性帮扶 ,统筹安排财政衔接资金2.26亿元,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支持受灾地区修复受损水利设施,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500平台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