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 :天天中彩票| - (中国)行业领导者
首页>文化频道>要闻>正文

天天中彩票| - (中国)行业领导者

来源 :天天中彩票2024-01-10 17:48

  

深耕“试验田” 打造新生态******

深耕“试验田” 打造新生态

——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牢记嘱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探索

光明日报调研组

  12月12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产研院”)与世界顶尖 的先进材料公司德国肖特集团 ,在苏州高新区签署“全球创新伙伴”合作备忘录 。双方将通过“全球创新伙伴”合作平台,在开放创新体系内寻找更多应用场景 ,打破特种玻璃和先进材料 的技术边界,推动材料创新、可持续发展和科技进步。

  党 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调研。在同科技人员交谈时,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 。要深入推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 ,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

  谆谆嘱托 ,言犹在耳。八年来,江苏产研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围绕“持续为江苏产业发展供给技术” 的建院初心和“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 的使命责任,在深化改革方面大胆探索 ,初步构建了集创新资源 、产业需求和研发载体于一体,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生态。截至目前 ,江苏产研院在先进材料 、能源环保 、装备制造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五大领域布局建设了72家专业研究所 ,与江苏省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共建了243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 ,拥有各类研发人员超过12000人 ,累计衍生孵化1200多家科技型企业,转化6200多项科技成果 ,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万家 。

  2020年,江苏产研院正式搬入南京江北新区,在这片欣欣向荣的国家级新区 的土地上 ,开启事业 的新征程。日前 ,光明日报调研组一行前往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 、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苏州相城区、中以常州创新园等地开展深入调研 ,梳理总结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的举措与成效。

深耕“试验田” 打造新生态

科研人员小心放置超大样品进行断口观察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提供

  技术需求“引上来” 创新成果“落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 的重要讲话 ,为我们根治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顽疾开出了好‘药方’ 。”江苏产研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认为 ,企业愿意掏钱来解决 的技术需求才叫“真需求”。江苏产研院与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并调用研究所科研力量或海内外大学合作伙伴 的资源帮助对接解决。

  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是首个由中以两国政府签约共建的创新示范园区 。在常州创新园 ,调研组从一件医疗器械研发中感受到江苏产研院作为“桥梁” 的重要性。“腔镜吻合器技术壁垒较高,市场主要由外资品牌主导。我们想开发一款多功能腔镜吻合器,却没有创新思路。”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创新研发中心办公室主任刘宇欣说道。2021年 ,江苏产研院与华森医疗共建医疗联合创新中心 ,成功对接以色列创新机构 ,达成了“一次性使用腔镜下多功能通用型吻合器”技术研发合作,现已开发出全新一代吻合器并完成了样品落地 。这款产品更贴近临床 ,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且更适合中国市场需求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吻合器市场被外资品牌主导 的局面 。

  江苏产研院目前累计共建243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挖掘技术需求1043项 ,企业意向出资金额36亿元。通过专业化方式提炼、分析和论证企业技术需求,江苏产研院把“企业语言”转化为研发机构看得懂 、可以做的“科研语言” ,同时依托研发载体 、重大项目公司 、项目经理团队 、海内外战略合作机构和省研发型企业等创新资源 ,协助企业达成技术合作406项 ,合同总额超过12亿元 。

  刘庆表示,产业技术创新不 是无指向 的自由探索 ,江苏产研院通过把行业技术需求“引上来” ,让创新成果和项目“落下去”,实现全球创新资源与关键技术需求有效对接 。

  在江苏产研院展厅的展柜中 ,有十几片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它们看起来并不起眼,可 是意义重大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 ,呼吸机一度成为紧缺医疗物资。呼吸机用压力和压差传感器是呼吸机控制系统 的核心部件,相关传感器芯片长期受制于海外巨头企业,面临较大断供风险 。为此 ,集萃集成电路创新中心设立“呼吸机用传感器国产化联合攻关”项目,以揭榜挂帅和定向任务结合 的方式实施,经过近14个月的努力 ,完成了呼吸机用传感器芯片的研发 ,并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在需求提出企业鱼跃医疗同类呼吸机中批量应用 ,成功解决呼吸机用传感器芯片国产化替代问题 。

深耕“试验田” 打造新生态

科研人员对试验样品进行纳米加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提供

  在调研中 ,调研组注意到比较医学研究所研发的“斑点鼠计划——引领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产品化新时代”。目前 ,研究所基因工程小鼠资源库模型创制能力超过6000例/年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鼠品系总量突破2.2万例,资源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一 。

  据介绍 ,比较医学研究所是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高翔团队与江苏产研院和南京生物医药谷共同合作的研究载体 ,于2018年9月按照江苏产研院 的“多方共建 、多元投入、混合所有、团队为主”研究所建设模式建立而成 。2022年4月25日 ,比较医学研究所于科创板上市 ,成为江苏产研院体系首家上市的专业研发载体 。

  “比较医学研究所 的成功上市 ,得益于‘团队控股、轻资产运行’的专业研究所建设运营模式 。”刘庆介绍,所谓“团队控股” , 是由地方园区提供研发场所和设备 ,团队 、地方园区和江苏产研院共同现金出资 ,组建团队控股的轻资产研究所运营公司 ,研发收益归运营公司所有 ,增值收益按股权分配。

  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 的通道,江苏产研院不断探索体制机制 的创新 。“2017年以来,我们探索‘拨投结合’模式 ,就 是要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护航 。”刘庆介绍,“拨投结合”就是依托财政资金支持,先以科技项目立项拨发资金 ,帮助团队承担早期研发风险 ,在项目进展到可以进行市场融资时,再将前期 的项目资金按市场价格调整为投资。目前该模式已支持了约50个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项目,其中10多个项目已经得到社会资本的认可 。

  编织一张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的“巨网”

  江苏产研院一楼大厅内 ,一张“研发载体分布图”引人注目 :13个设区 的市、72家研发载体 ,涵盖信息技术、先进材料 、制造装备 、生物医药和能源环保等领域。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推动下 ,江苏产研院正编织起一张引领江苏新兴产业发展的“巨网”。这张网下 , 是万名科研人员的铺路筑桥 、协同攻关 。

深耕“试验田” 打造新生态

科研人员为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提供

  “这块‘试验田’ 的首要目标, 是集聚专业研究所和重大集成创新平台 。”刘庆告诉记者 ,江苏产研院主营业务之一就 是集聚创新科技力量搭建科研与产业间 的桥梁 ,建设全新体制 的专业研究所 。江苏产研院创新提出与各类产学研主体共同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通过“合同科研”等改革举措,力求科研“顶天”、服务“立地” 。江苏产研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管理团队面向全球招聘,不设行政级别……这种“既非政府机构又非事业单位 ,既非高校院所也非成果转化中心” 的模式,也被业内戏称为“四不像”。

  调研组来到苏州相城区的江苏集萃微纳自动化系统与装备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介绍 ,研究所核心团队控股超过60%。通过深化“团队控股”模式运用 ,以研究所占小股、核心团队占大股的形式孵化企业,衍生了一批在市场上初露锋芒的明星企业 。2021年,6家产业化子公司累计融资达7900万元 ,累计估值达7亿元 ,实现融资额与估值额双超预期 。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江苏产研院致力于探索“聚才、用才 、励才、育才” 的有效机制,形成了一座从产业基础人才 、研发骨干人才 ,到产业领军人才、顶尖人才的集萃人才体系“金字塔”。自2015年开始选聘项目经理以来,江苏产研院共聘请246位领军人才担任项目经理 ,其中国内外院士20余人 ,并以才引才,由项目经理集聚超过1000位高层次人才 。建设“集萃大学” ,培养未来人才 ,与70余家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建立合作,以产业真需求、技术真难题作为培养课题,坚持“项目制”“多平台”“双导师”“全过程” 的培养机制。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高校是创新 的源泉 ,但企业创新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之间又存在着巨大 的鸿沟。”江苏产研院副院长郜军表示 ,“为产业提供技术创新支持和技术服务 ,本身也是我们 的职责和使命 。”

  2019年,江苏产研院启动了与国内高校开展产教融合联合培养集萃研究生工作 。与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先后共建集萃学院 ,有力推动了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 、创新链的融合发展 ,通过人才培养带动产学研用对接合作。近三年共联合培养集萃研究生5000余名。既解决了产业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 ,又促进了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西浦-集萃学院创立一年多来 ,最大的突破点在于真正走出了一条产学研融合的道路 ,让硕博研究生的培养与企业的研发 、技术的创新 、长三角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 。”西交利物浦大学助理副校长、西浦-集萃学院执行院长马飞表示 ,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许多科研项目都需要学生拥有交叉学科背景 ,难点在于如何实现专业贯通性 ,“‘集萃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方式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凝练行业中 的科学问题,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从而成为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

深耕“试验田” 打造新生态

位于江苏苏州相城区 的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提供

  构建以江苏产研院为战略资源“策源地”,院地合作平台为创新服务“根据地” 的区域合作新格局。产研院全力服务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巩固深化与南京 、苏州合作绩效,持续深化与无锡、常州等地合作,不断开拓与苏中 、苏北地区合作 ,实现省内13个地级市合作全覆盖。

  “5年多来,6家与江苏产研院共建的研究所(研究公司)在苏州高铁新城相继成立,涉及先进材料平台 、催化材料 、自动化系统与装备、脑机融合智能技术、精密仪器和有机功能材料等领域 ,累计引进衍生孵化企业62家,总营收累计近4.9亿元,总税收累计近2500万元。”苏州高铁新城管委会副主任王海峰表示 ,自从与江苏产研院开展合作 ,通过高科技资源导入 ,逐渐推动高铁新城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据介绍 ,苏州高铁新城与江苏产研院的合作秉承“研发作为产业、技术作为商品 、公司化运作 、市场化机制”的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合作共赢 、收益共享 的原则 ,加速了顶尖人才和科技力量 的集聚。

  江苏产研院还联合南京大学与盐城共建水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实现了高校、地方优势资源互补,并为南大提供成果转化平台,强化科技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该所副所长王津南表示,自组建以来,研究所与南京大学一同攻克了精细化工行业氯化钠废盐资源化集成技术研发 、高效厌氧反应器研制及推广应用等难题,帮助地方政府及企业解决了化工园区综合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及河流生态修复等重大需求 。

  在昆山,江苏产研院持续深化“两岸产业升级促进中心”建设,启动首期规模1亿元 的引导资金池;在常州 ,与常州市人民政府、武进区人民政府共建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宿迁 ,与泗洪县共建省产研院产业技术转化基地和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在泰州,与市政府合作建设泰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人才集聚 。

  为科技和产业创新探索新路径、打造新样板

  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在改革创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 ,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 。江苏产研院在新型研发机构运行、科技产业对接、提炼企业需求、提升科研人员收益等领域成功进行了大刀阔斧 的改革 ,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践 ,塑造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新体系 ,营造了高效率 、有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为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探索了“江苏路径”,打造了“江苏样板”。“先投后股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科教融合培养产业创新人才”两项改革举措 ,已成功入选国家“全面创新改革年度任务清单” 。

  在全国首次提出“团队控股、轻资产运行”的专业研究所建设运营模式 。该模式让团队既拥有研究所的运营权,还拥有研究所成果 的所有权、转让权和收益权 ,极大激发了团队积极性。这一体制机制上的改革 ,彻底解决了事业单位经营业务受限 、知识产权权属不清和单位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 ,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初步建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

  项目经理制有助于吸引产业领军人才创业 。实行项目经理制,赋予项目经理组建研发团队 、决定技术路线、支配使用经费的充分自主权 。同时派专人服务项目经理团队,提供专业化 的市场调研、商业模式论证以及项目落地资源对接等服务 ,帮助项目经理完善团队结构、明确首批研发项目等。以项目经理为核心 ,同时辅助市场运营,真正实现了专业研发与市场开发的有益结合。

  市场化运作有助于构建科技创新金融生态 。利用财政给予 的产业技术研发专项资金 ,助力研发载体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创新资源 。其成立全资子公司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功能定位 是配合江苏产研院的战略目标 ,构建科技创新金融生态。参股江苏产研院建设 的重大集成创新平台和研究所运营公司 ,参股江苏产研院孵化的具有行业颠覆性、前瞻性或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创业企业 ,助力江苏产研院体系内重大集成创新平台和研究所建设公共研发平台 、专业孵化器 、天使投资基金“三位一体”的创新微生态 。通过海外全资子公司参股北美 、欧洲 、以色列等海外孵化器平台 ,以资本为纽带为江苏产研院引进各类创新资源 。市场化运作 ,有助于形成科技创新金融生态体系,促进资金、信息、技术在主体之间流动与循环 ,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 。

  针对性合作有助于构建区域协同创新格局 。产业技术研究最终需要服务于地方 ,地方 的差异性决定了合作 的差异性 。江苏省内区域性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产业类型不同,对技术 、产业 的需求有很强的需求但差异较大 。江苏产研院针对不同区域的产业形成了不同的合作模式,已实现与省内13个地级市合作全覆盖 ,基本形成了一市一重点、一区一特色 、一园一产业区域协同创新格局。

  开放性视野有助于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2021年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江苏产研院作为核心力量参与了创新中心 的建设 ,推动创新资源实现更大范围流动。立足江苏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等优势 ,致力于成为促进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目前,江苏产研院体制机制创新经验正走出江苏 ,将“三省一市”在科教资源、产业基础等方面 的优势转变成长三角科技创新 的整体优势 ,探索建立一体化高效管理运行模式 ,为整个长三角地区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支撑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调研组成员:光明日报记者苏雁 、见习记者李健,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院长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扬,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所所长、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春龙,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所助理研究员查婷俊)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3日 05版)

天天中彩票

当“地上 的5G”遇上“天上的北斗” 这个万亿市场按下启动键******

  工业和信息化部 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已达222万个,占全国移动基站总数的20.7% ,占全球5G基站总数 的60%以上。

  最新发布的《新时代 的中国北斗》白皮书指出,中国 的北斗系统已成为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 、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北斗已经是世界一流 的卫星导航系统。

  虽然最大的5G和一流的北斗,已经足够激动人心 。但如果当“地上 的5G”与“天上 的北斗”握起手来,又将会展开一幅怎样的未来画卷呢 ?

  “一个令产业兴奋 、令百姓憧憬的万亿市场已经按下启动键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邓中亮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如是总结:天地一体、时空一体、通导一体 的网络基础设施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中国应该也有能力走在全球前列 。

  5G+北斗是“天生一对”,让两大“大国重器”强强联手

  我国先后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和5G网络 ,和4G相比,5G应用场景会有很大差别,但也面临着新 的挑战。

  例如在重点应用方向之一的工业互联网领域 ,要建成智慧矿山、智慧矿井 ,要实现公路网、铁路网 的全覆盖,都需要保证室内、高山、深谷等遮蔽和半遮蔽空间的信号覆盖 ,且信号不易被干扰 。而在智慧交通、无人驾驶等场景,会要求通信网络在满足通信需求 的同时 ,不仅拥有高精度时空感知能力 ,能通信 ,也要能定位。

  从建设北斗到应用北斗,从中国 的北斗到世界的北斗,从天上 的北斗到身边的北斗……能够实现室内的精准定位是中国北斗在技术上超越GPS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优势之一,这个在“最后一米”上 的技术突破意义重大,也将会带来应用场景和产业发展上诸多新 的可能性 。

  在邓中亮看来,可以将“5G+北斗”作为抓手 ,推动通信与导航 的深度融合 ,实现能通信就能高精度定位 。二者 的融合可以满足全覆盖、高精度需求,相互赋能,彼此增强。

  “5G 是地上 的网 ,北斗 是天上的网,5G解决数据高速传输和卫星遮蔽区域高精度定位问题 ,北斗解决高精度授时和开阔空间高精度定位问题 ,5G+北斗 的融合不仅可以相互赋能,还能够带来海量 的高精度、高时效的地理大数据。”邓中亮说。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也曾用“天生一对”来形容5G和北斗 。“5G对时间和位置提出更高要求 ,而卫星导航系统能够提供更高精度的位置和时间信息 ,因此 ,5G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天然融合性 。”他说 。

  实际上,早在2006年 ,科技部就启动了“羲和”计划 ,旨在构建天地一体的时空定位系统。作为“羲和”计划室内导航系统的主要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 ,邓中亮和团队通过多年攻关 ,目前已经形成几百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一系列关键技术。

  据邓中亮介绍 ,“羲和”计划有两个重要目标,一是提高卫星定位 的性能和精度,令其服务能力越来越强 ;二是实现通信信号从室外到室内 的定位全覆盖 ,复杂环境下也能保持服务能力。

  “北斗+5G融合发展是必然的,这两项‘大国重器’强强联手 ,将惠及国防军事、智慧城市 、自然资源 、通信网络 、交通、电力等各行各业 ,带来无限可能 。”邓中亮说 。

  当地上的通信网络与天上的卫星网络实现“通导一体” ,通俗地说,就 是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信号 ,告别“不在服务区” ;还要能随时随地实现精准定位导航,哪怕 是高山大海,哪怕车库深井 ,都能实现精准到米甚至亚米级别 的导航。

  通信与导航深度融合,“没那么简单”

  基于“5G+北斗”的通信技术与精准时空技术 的融合及应用 ,将 是这些领域基础设施信息化 、智能化升级改造不可或缺 的重要基础设施 。

  当然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 的要求 ,那就 是要通过自主创新 ,不被人“卡脖子”,发展和建设好一个中国自主可控的 、全空域、全时域 、全频域、高精度 、高可靠 、高可用 的时空体系 。

  邓中亮认为,北斗+5G融合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是北斗可支撑5G网络安全高效运行。比如为5G提供高精度授时与同步、百万基站管理等服务,为5G网络应用提供精准的定位导航应用 ,开拓基于高精度时空基准 的通信业务等。

  二是5G可增强北斗导航服务能力。比如5G自身可实现优亚米级 的定位能力,这意味着可与北斗形成信号覆盖互补,从而实现从室外到室内、从地面到地下无缝隙衔接与定位 ,支撑全空域全时域定位导航服务 。而5G网络本身又可成为支撑位置服务业务的通信通道。

  三 是北斗+5G深度融合 ,将形成泛在 、无缝 、高精度 、高可信的PNT(即Positing定位、Navigating导航 、Timing授时)体系,横向无缝覆盖室内 、纵向拓展到水下及深空 ,且能在复杂环境下提供高精度、连续稳定 的时空信息服务,进而服务智慧城市 、无人系统 、万物互联等多个场景。

  理论逻辑虽然很好理解 ,但真正实现通导融合却“没那么简单”,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 。“比如,5G和北斗 是不同的信号,每个信号都会有‘噪声’,要想实现和睦相处,既能各干各的事,还可以相互增强 ,并不容易。”邓中亮说。

  邓中亮教授带领团队研制 的“羲和”系统 ,提出了TC-OFFEND定位与通信融合的新型信号体制 。依靠这种技术,有效节约了室内定位成本 ,把移动通信网变成了一张既能通信的网,又能高精度定位的网。

  而且更为重要 的 是 ,这套系统并不需要新增大量的成本投资 ,比如通过“隐嵌信噪”技术解决不同的信号“噪声”问题 ,只需要一块小小 的芯片就可以实现 ,新增 的投入成本极低。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肖翊|摄

  从技术到产业 ,万亿级市场按下启动键

  当然,看到通导融合这一发展趋势的不只 是中国 。美国也很早就将发展定位导航授时一体的PNT体系上升至国家战略的地位 ,以弥补原有GPS系统 的问题和不足 。但除了技术上较量,通导融合“哪家强” ,最终还是要在应用上见真章。

  “我国建成覆盖4G网络,投资规模超过6000亿元 ,5G网络 的投资规模更是超过了1.2万亿元,但也只能覆盖我国 的人口密集区域。而北斗卫星实现全球覆盖投资规模约为600多亿元。我国 的5G网络建设投资巨大 ,也需要在更多 的应用场景下寻找更多的商业模式,从而让其为经济社会 的发展创造更大 的价值 。”邓中亮介绍说 。

  但在邓中亮看来,实验室里 的技术创新突破只是第一步 ,要想让“5G+北斗”产生更大 的经济社会价值 ,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化进程 ,共同挖掘。

  《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也指出 ,截至2021年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总体产业规模达到约47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 。中国北斗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各行业各领域,进入交通 、能源 、农业、通信、气象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减灾等重点行业。中国北斗与大数据 、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 ,催生“北斗+”和“+北斗”新业态,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提质增效。

  而多家第三方机构预测 ,按照目前北斗系统 的产值增加速度 ,预计2025年其产业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来自高德地图的数据也显示,截至2022年11月,高德地图调用北斗卫星日定位量已超过2100亿次 ,且在定位时北斗的调用率已超越了GPS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 。

  邓中亮表示,实际上,智慧物流 、智慧医疗 、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 、工业互联网 、智慧农业……北斗已经发挥着巨大 的作用。以重点和焦点所在 的工业互联网领域为例 ,这本身就 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大市场 ,特别希望有更多有志之士将北斗和5G与人工智能、新兴技术等融合 ,发展出更多新兴产业 ,创造更多新 的商业模式 ,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

  已经有先行者尝到了甜头 。以全国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三大示范区域之一 的湖南长沙为例。据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彭涛在“2022北斗规模应用高峰论坛”上透露,在长沙,北斗技术已成功应用到智能驾驶、驾考驾培、桥梁监测 、野生动物追踪、水路安全 、防灾减灾 、司法、邮政运输 、工程机械 、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

  长沙正在加快推动“北斗+5G”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应用示范 ,通过5G网络融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技术,长沙 的电动智能网联汽车能够对车辆进行高精度厘米级定位 ,为自动驾驶进行定位护航。目前,这套系统已在全国400多个城市上千个驾考场地中投入使用。驾考中 ,车辆是否压线 、靠边停车 是否在规定范围内,都能轻松判定。

  “力争到2025年,长沙市北斗及相关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其中北斗核心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 ,创建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力争创建先进制造业集群。”彭涛说。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 :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视觉焦点

  • 云南小朋友动物园体验饲养员工作

  • 博尔顿回应朝鲜开200万美元账单:美国承诺了,但没付一分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天天中彩票上市两年了,拉芳的业绩依然未见起色
2023-11-08
天天中彩票甲胎蛋白阴性也会得肝癌?
2024-03-06
天天中彩票第9期|李广涛:东风标致迎品牌价值提升年
2024-06-16
天天中彩票 排场壮观!泰国举行国王加冕仪式彩排 现场气氛紧张隆重
2024-07-30
天天中彩票雍和宫70元鳄龟卖1600元
2024-08-03
天天中彩票刚买一年价格掉一半!新能源车,为啥转手就尴尬
2023-12-30
天天中彩票王汉锋:新股常态化发行是深化市场化改革的应有之义
2024-07-23
天天中彩票中年叛逆的陈志朋可真洒脱
2024-02-20
天天中彩票 《神奇乐园历险记》收获好口碑 合家欢冒险动画获亲子观众青睐
2024-07-18
天天中彩票《产业力》|点击进入 产业观全球【新版全新上线】
2024-04-28
天天中彩票他为中国导弹雕刻翅膀 零件厚度仅头发丝的1/16(图)
2024-06-07
天天中彩票库里1V1抖肩三分杀死比赛
2024-03-10
天天中彩票华泰柏瑞首季8混基涨不足10% 两投资总监业绩垫底
2024-03-14
天天中彩票《死亡搁浅》现实隐喻孤独与连接
2024-08-13
天天中彩票 海上阅兵俄军舰悉数登场 最大最先进的全来了
2024-05-04
天天中彩票《创2》余远帆淘汰被粉丝扔鸡蛋:你为什么不坚持
2024-02-08
天天中彩票年轻“粮食人”叶金的大梦想
2024-06-04
天天中彩票 大学生手绘画卷 致敬五四运动
2024-03-19
天天中彩票苏珊·米勒:土星进入摩羯未来两年12星座运势
2023-12-25
天天中彩票加拿大华裔博物馆在温哥华唐人街购入永久馆址
2024-07-07
天天中彩票意大利Rt传染指数开始回落 社保局停发新冠补贴
2024-04-17
天天中彩票 花费1000元买一把键盘是什么心理?
2024-01-07
天天中彩票 促销导致网站挂了?亚马逊中国官网、APP、小程序无法打开
2024-02-04
天天中彩票斯里兰卡连环爆炸组织者父亲及兄弟在警方突袭行动中身亡
2024-04-02
加载更多
天天中彩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