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世纪-五五世纪
五五世纪2023-12-29

东西问·深问丨庞军:中国减碳路如何跨越“气候变化陷阱”?******

  中新社北京10月11日电 题:中国减碳路如何跨越“气候变化陷阱” ?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庞军

  作者 徐雪莹

  气候变化 是否为西方限制发展中国家 的陷阱?在目前 的技术水平下 ,碳减排确实会以牺牲一定 的经济增长为代价。近年来 ,美国更以“苛刻财政和经济负担”为由 ,曾退出《巴黎协定》。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其“双碳”进程何以同经济发展“双轨并行” ?又如何以更短时间实现全球最大碳排放强度降幅?

  “这些年,中国在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庞军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指出,经济结构变化会影响能源需求总量和能源结构 ,推行低碳理念同样能带来更多商机 。中国通过双碳“1+N”政策体系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建立健全碳定价等市场机制作用 、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技术 、加大碳捕获碳吸收技术开发利用等综合举措 ,有决心和意志如期完成“双碳”目标,贡献国际环保事业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

  中新社记者:中国如何以更短时间实现全球最大碳排放强度降幅 ?其降碳举措和西方相比有何不同 ?

  庞军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美国从2007年到目标2050年间隔43年 ,欧盟为71年 ,中国承诺实现 的时间只有30年 。

  在碳减排上,中国如今面临的一些困难, 是西方当年所没有 的。西方提出减碳计划时,基本已走到工业化后期阶段 ,产业结构转型较为彻底,很多高污染 、高耗能 、高碳排放行业都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 。中国由于人口 、产业 、技术等因素 ,加上国际产业分工 的一些阻力,难以通过产业转移来减碳。同时,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主导 的化石能源为主,碳减排任务更艰巨 。

  虽然只有30年时间,但中国有决心和意志如期实现“双碳”目标 ,具体行动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 ,立足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 ,大力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降低单位GDP碳排放量,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已跻身世界前列 ,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居全球前列、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崛起 ,都利于减碳。

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渔光互补”发电项目 。(无人机照片)袁宏彦 摄
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渔光互补”发电项目 。(无人机照片)袁宏彦 摄

  其次,在顶层设计上 ,中国提出双碳“1+N”政策体系,明确了具体的时间表、路线图 。对能源 、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不同行业 ,针对重点领域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 ,梯次有序开展碳达峰行动。

  再次 ,同西方相比,中国采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办法 。即在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的同时 ,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加大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 、二氧化硫等传统污染物的协同减排力度。

  最后 ,中国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碳市场 ,相比于西方国家碳市场的体量更庞大。未来可以利用全国统一碳市场,纳入不同行业,通过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 、碳税 、可再生能源配额、可再生能源交易制度、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等措施,形成针对高耗能行业的有效减碳手段。

线路工人在安徽省淮北袁庄境内进行晋北-南京工程±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施工作业 。该工程 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之一。王文 摄

线路工人在安徽省淮北袁庄境内进行晋北-南京工程±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施工作业。该工程 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之一 。王文 摄

  中新社记者:乌克兰危机等国际局势下,全球能源价格飙升,欧洲国家持续面临“油气荒” 。这会否延缓各国迈向“双碳” 的步伐?对中国能源结构转型有何影响 ?

  庞军:从短期来看 ,欧盟大量依赖俄罗斯天然气资源,乌克兰危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欧盟 的低碳转型战略 。

  欧洲难以获取俄罗斯天然气 ,又即将面临冬季采暖压力。此时能源安全显然更优先于低碳与能源转型。为解决冬季采暖等能源需求问题 ,德国 、意大利等国可能会重启燃煤发电 ,或延缓燃煤电站关闭时间 。这甚至可能影响到欧盟在2030年底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55%的目标 。

  从长期来看,各国最终还是会向低碳方向迈进。若乌克兰危机持续,欧洲可能会重新考虑其能源转型路径 。一会设法降低对俄罗斯 的能源依赖 ,加大能源供应多样性 。二会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如加快开发太阳能、氢能等能源。

  对于中国能源转型 ,乌克兰危机的直接影响没那么明显 。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电为主 ,区别于俄罗斯供应 的天然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俄罗斯反而有更多的清洁天然气可以供给中国 ,有利于中国增加清洁能源。但乌克兰危机对欧洲能源 的影响也给中国能源转型带来启示,过度依赖国外能源资源,会令本国能源安全存在隐患。

2022年10月 ,天津LNG接收站二期项目有序进行中 ,确保5#、6#储罐供暖季前投用。中新社发 王军 摄

2022年10月 ,天津LNG接收站二期项目有序进行中,确保5# 、6#储罐供暖季前投用 。中新社发 王军 摄

  中新社记者:中国能源结构偏煤 ,产业结构偏重 ,减污降碳仍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 。“双碳”行动中会采取哪些措施保证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国能源转型道路何以同经济发展相协调 ?

  庞军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在中国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要保证能源安全 ,必须充分认识到煤炭在中国能源中 的主体地位,保证煤炭持续稳定供应。同时 ,把煤炭 的清洁高效利用作为重要抓手。一方面,对煤炭企业采取适当措施,在清洁能源利用技术上给予适当支持,促进其技术升级。另一方面 ,重视能源供应多元化 ,加大对清洁能源 的开发 。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亦然。“双碳”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能因为追求“双碳”目标,就对碳排放高 的重要行业“一刀切”,而要挖掘 、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潜力 。

  当下 ,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的经济体系。能源转型同经济发展相协调,须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比例 ,促进能源多元化,加大对氢能等可再生能源 的利用。这些都有赖于技术支撑 。因此 ,还需不断开发新能源 、节能增效等技术 ,通过技术挖掘转型潜力 ,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能源能得到持续供应 。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伍明镇境内 的茨河(黑河)水系与设立 的风力发电装备相映衬 。王彪 摄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伍明镇境内 的茨河(黑河)水系与设立 的风力发电装备相映衬 。王彪 摄

  同时,经济发展也是能源需求重要的驱动因素 。能源需求通常会伴随经济发展不断增长 ,但经济结构变化也会影响能源需求总量和能源结构 。发展高新技术 、金融服务等高附加值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有助于加速能源转型进程 。

  中新社记者: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分工、经济发展、碳排放水平等方面差异明显 。中国各区域 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有何不同 ?全国碳市场的设计如何考虑省际碳公平问题?

  庞军:中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 ,特别是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等 ,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中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较突出,重工业 、化工业占比较高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发达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往往依靠外部供应能源 。

  中国各区域 的产业结构调整 ,要充分发挥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才能在全国整体 的经济发展格局下,使各区域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形成区域间协同分工 。

  东部地区要进一步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和技术创新,发展外向型经济,如高附加值 的高新技术产业 、数字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中部地区重化工业比例相对更高 ,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引导高消耗 、高排放 、低附加值产业向低消耗 、低排放 、高附加值产业升级 ,推进第三产业发展。西部地区未来可作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重要基地,为其他地区提供优质 的清洁能源。

  其中有一点尤为重要 ,即防止污染产业 的跨区域转移。不能说东部地区要发展 ,就将污染产业转移至西部 ;西部地区为提升GDP,就把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承接过来 。

  全国碳市场设计也应考虑到省际贸易问题。省际贸易中,能源产业较密集或重化工业所占比例较高 的省份 ,往往会为外省承接一部分碳排放 ;经济发达且产业结构中以高附加值产业为主的省份,则会将部分碳排放转移到外省。

  因此 ,为解决省际碳公平问题,首先要充分考虑碳排放 的空间分布特性,科学界定各省碳减排责任。对于高耗能省份 ,全国碳市场的配额发放要有所倾斜 。配额过于宽松,起不到约束作用;过紧又会给这些省份的产业带来很大影响 。因此 ,碳配额应当适度 ,并给予调整空间,让各省份有时间逐步调整能源结构 。

  其次 ,从长远来看 ,真正 的功夫应下到碳市场之外 ,即通过资金、技术 、人才等支持,帮助高耗能省份尽快升级改造产业结构、能源结构 。例如 ,通过适度的碳配额拍卖筹措碳减排资金 ,用以支持传统省份进行节能改造与产业技术升级,缓解因省际分配效应而加剧 的地区不公平。

  中新社记者 :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世界减碳历程有否可参考 的经验 ?中国这场“双碳”变革又能为国际环保事业带来什么?

  庞军 :发达国家在减碳历程中,通过立法引领、财税刺激 、科研指导等手段 ,促进企业减排降污 ,限制了高污染 、高能耗行业 的发展 。同时,向民众推广低碳文化、低碳理念 ,在全社会形成崇尚低碳、清洁能源的良好风气。其为全球减碳做出 的各项有效举措值得借鉴 。

  中国“双碳”变革必将为国际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

  一则,中国作为目前全球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 ,在实现“碳中和”的进程中,对全球减排的贡献毋庸置疑 。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新能源发展 ,进行低碳变革 ,为世界环保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则 ,让世界看到中国践行“双碳”理念 。其他国家可以从中国 的行动措施中获得经验借鉴。同时 ,形成示范效应与国际减碳风气,给部分消极国家带来压力 ,倒逼其推进减碳事业 ,最终促进全球减碳 。

航拍塞罕坝千年秀林。(无人机照片)韩冰 摄

航拍塞罕坝千年秀林。(无人机照片)韩冰 摄

  最后 ,中国推行低碳还能带来更多商机。例如,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开发新能源汽车等,均涉及数字化改造 。这意味着部分企业在新领域 的商机 ,也有助于加速国家新能源技术创新,甚至带动全球新能源技术 的发展,为经济与生态带来双重增益 。(完)

  受访者简介 :

  庞军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能源与气候变化经济学。现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学术委员会成员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研究员 。

五五世纪

G219国际自驾游目 的地高峰论坛在广西北海举办******

  中新网北海1月12日电(翟李强)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 的指导下 ,由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主办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支持的G219国际自驾游目的地高峰论坛 ,1月11日在广西北海举办 。

  本次论坛聚焦旅游兴边富民与G219国际自驾游升温发展两大主题 ,为适时推动G219+G318自驾区域旅游体系 的完善,形成与航空 、铁路齐驱联动的布局 ,突出探讨如何将G219独有 的自然禀赋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发展优势,旨在推动G219西藏段沿线旅游业及兴边富民向纵深发展 。

图为G219西藏段 的风光。 主办方供图图为G219西藏段的风光。 主办方供图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张锐瑞在致辞中表示,G219景观类型多样 ,民族风情浓郁 , 是集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于一体的自驾游廊道 ,具有富民、兴边 、强国 、睦邻 的重要意义 。文旅部将一如既往地支持G219旅游发展 ,全面深化合作 ,广泛凝聚市场 、社会等各方力量,实现G219自驾游发展大市场 的共建共享 、相融相盛 ,不断满足旅游市场需求 ,促进沿线社会和经济发展 ,带动沿线人民群众增收致富。

  G219,即国道219线,北起新疆喀纳斯 ,南至广西东兴,沿线经过新疆 、西藏 、云南 、广西四个省区,覆盖新疆至广西所有边境地区,全长逾万公里 。2020年,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的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于广西南宁共同成立了“中国G219旅游推广联盟” ,以加快推进G219沿线省市旅游资源整合,共同打造世界级旅游线路 ,力促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

  为充分运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成果,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多位专家参加 ,并作主题分享,就青藏高原科学旅游发展 、G219沿线地质演化和湖泊科考与地理旅游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专家们指出,G219串联起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到寒带气候的丰富自然景观,整条公路景观类型丰富多样,野生动物分布广泛 ,植被类型差异明显 ,拥有得天独厚 的科学旅游开发资源及优势,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

  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厅长王松平表示,将持续引导西藏G219自驾游行业向特色化、产业化 、品牌化 、标准化方向发展 ,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冰天雪地也 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G219在旅游业抵边强边、统筹边境地区旅游发展全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为G219西藏段的风光。 主办方供图图为G219西藏段的风光 。 主办方供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郑艺表示,广西和西藏在旅游产品品牌的打造和旅游企业 的合作上,享有广阔 的前景 ,希望双方在打造世界级精品线路上 ,深化合作,发挥“中国G219旅游推广联盟” 的作用 ,加强高原特色自驾游 、边关风情游等区域品牌 的合作和推广 ,共同完善相关机制 ,推动两地旅游融合发展 。(完)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五五世纪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