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平台-500平台
500平台2023-01-31 16:05

500平台

从“两个文明”维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 :王锁明(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这一重要论断包含和体现了我们党不断探索现代化 的方法论和实践论。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两个文明”维度不可或缺 。

  中国式现代化首先体现在物质文明 的快速增长上。近代中国史一再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经济落后、积贫积弱 ,必然备受欺凌 ,也难以独立自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的差距 ,最根本的就在于物质经济上的落后或不发达 。经济实力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 的基础和核心。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 的基础上 ,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建立了比较完整 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并经受住了国内外各种复杂严峻挑战 的考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强大的经济支撑 。发展 是硬道理 , 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 的基础和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从而使得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跨越。进入新时代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 的复杂局面,面对世所罕见 、史所罕见 的风险挑战,更加需要我们谋划发展、实现发展 、推进发展 ,从而为推动社会 的全面进步打下坚强后盾 ,也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厚植深厚底气。

  中国式现代化还体现在精神文明的繁荣进步上。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深沉厚重的力量 。精神文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重要特征和重要目标 。将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也始终 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指向。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带来人民对文化生活 的需求越来越突出 。为适应这一趋势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踏上新征程 ,面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 的风险挑战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领 、文化 的滋养 、精神的支撑,所以必须抓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满足人民更高精神文化需求 ,促进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为现代化建设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

  中国式现代化更体现在“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上 。当前,面对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我们要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 、中国之理的理解,增强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的行动自觉,努力让“方方面面都要强起来”。

  把握辩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辩证 的、全面 的 、平衡 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一方面 ,大力发展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 ;另一方面 ,努力加强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要从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出发 ,充分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切实措施 ,坚定不移地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

  汲取历史经验。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世界奇迹 ,也创造了精神文明繁荣进步 的丰硕成果 。应该说 ,这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创造性提出“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的战略方针 是分不开 的。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在当今复杂严峻 的国内外形势下,为顺利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目标任务,我们可以从过去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中获得启示 ,深化对“两个文明”协调发展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努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 、整体跃升。

  满足多样需求 。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前提,也 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需要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物 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这就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 是全方位、多层次的 ,客观上就要求“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通过抓好经济建设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又通过抓好文化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总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 ,我们必须坚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同步改善。

  坚持统筹规划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从中明确如何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实践要求,将之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 。开启新征程,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上,我们都要把握各项工作 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做好促进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统筹规划、协同治理、久久为功;从落实“一岗双责”抓起,层层压实责任 ,建立健全促进“两个文明”均衡发展的理念及体制机制,加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制度化建设 ,常态化推动“两个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 ,避免“一手硬一手软” 的现象 ;立足新发展阶段,更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在高质量基础上发展 ,不断将“两个文明”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实现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

多元支付不 是要取代现金******

  姚 进

  近日 ,一则“大额纸币会逐渐退出市场流通” 的传言引起涟漪 ,甚至有观点认为此举 是为了推广数字人民币。显而易见,这 是一种误读 。人民币现金是国家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研发不 是为了取代现金,而是为了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在可预见 的将来,现金仍将长期存在 。

  由于纸币在流通过程中会逐渐老化 ,变脏变旧 ,这种“脏污”类型 的纸币 ,属于不宜流通人民币 。为进一步提升流通中人民币质量 ,2022年8月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新版《不宜流通人民币 纸币》(JR/T0153-2022)金融行业标准,对脏污指标评价标准进行了提升 。目前对一些纸币 的回收 , 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 ,确保公众用上“放心钱”“干净钱”。

  近年来 ,随着第三方支付手段的普及,购物 、用餐、加油 、买票等诸多场景的现金支付已逐渐被手机扫码取代。移动支付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 的支付方式 ,也改变了大家的支付习惯。有人说 ,现在出门不带现金不要紧 ,忘带手机则“寸步难行” ;有商家说 ,使用现金成本较高,需要花时间去清点和保管 ,而且有安全上 的顾虑;甚至有观点认为,既然移动支付是大势所趋 ,那么整顿拒收现金就是多此一举。

  这些观点看似有一定道理 ,实则不然。人民币 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现金 是我国境内最基础 的支付手段。现实中,部分商家或公共服务机构拒收现金的行为,不仅剥夺了消费者 的支付选择权,也损害了人民币 的法定货币尊严 ,更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 的市场环境 。

  现金在保障公众支付权利公平 、在重大自然灾害等极端情况下稳定公众支付需求等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 。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拒收现金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早在2018年,监管部门就曾明确鼓励多元化支付方式发展,整治拒收现金行为。2020年12月 ,央行就规范人民币现金收付行为有关事项发布专项公告 ,重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现金 ,不得排斥和歧视现金支付 。可见,不论 是什么原因 ,都不能成为拒收现金 的理由。

  目前,我国已形成现金、银行卡、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并存的多样化支付工具体系 ,同时数字人民币研发和试点工作正在稳妥推进中 。不同 的支付工具各有优势,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支付需求。鼓励多元化支付不等于对现金说“不”,而 是应该将选择支付方式的权利交给消费者。既要肯定多元化支付的意义 ,加强对各类支付结算方式的推广 ,也要充分尊重公众支付结算习惯 ,包括使用现金支付的习惯。

  需要强调 的 是 ,数字人民币作为百姓日常消费支付手段的补充,不 是为了取代现金 ,二者将长期共存。对于一些人担心 的数字人民币会侵犯个人隐私问题 ,应该看到 ,数字人民币作为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会充分尊重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做好风险防范 。在实物现钞依然发行 的前提下,公众仍然可获得实物现钞所提供的完全匿名性 ,不会因数字人民币 的发行而受影响。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500平台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