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平台_ - (中国)知乎百科
500平台2023-01-31 16:05

500平台

南佐“古国” :黄土高原上最早 的国家******

  “宫城”祭祀区出土 的带盖塞陶瓶 作者供图

  “宫城”区发掘现场 作者供图

  “宫城”祭祀区出土 的白陶带盖簋 作者供图

  “宫城”祭祀区炭化水稻出土区域(局部) 作者供图

  【考古中国】

  我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什么是“文明”?现在一般所说 的“文明”,多指对“Civilization”等西文词语 的意译,可以理解为国家管理下物质、精神和制度创造 的总和 。“国家 是文明社会的概括” ,国家固然不等同于“文明” ,但要称得上“文明”,则必须进入国家阶段 。恩格斯曾提出国家产生的两个标志,一 是“按地区来划分它 的国民”,二是“公共权力的设立” 。按地区划分国民指以地缘关系代替血缘关系 ,公共权力 的集中体现则是“王权”。以此衡量 ,距今5100年左右的南佐都邑遗址, 是黄土高原上最早出现国家社会的标志,为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增添了又一实证 。

  甘肃庆阳西峰西郊的南佐遗址,坐落在黄土高原第一大塬——董志塬上 ,传说中这里 是黄帝部族 的重要活动地域 ,也 是以农业著称的周人祖先不窋的老家。南佐遗址发现于1958年 ,1984—1986年和1994—1996年有过两个阶段 的发掘,从2021年开始第三阶段 的发掘和调查、勘探工作 ,基本确认这 是一处以仰韶文化晚期大型聚落为主体的遗址,遗址面积在600万平方米以上,可能有外环壕。聚落中部 是由9座方形夯土台及其环壕围成的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核心区,核心区中部偏北 是数千平方米 的由“护城河”和夯土宫墙围成 的“宫城” 。“宫城”中心为主殿,“九台”之外还有多处居住区 、夯土台 、沟渠水利设施等遗存,出土了大量白陶 、黑陶等珍贵遗物和大量水稻,从多个方面显现出早期国家和文明社会的气象。

  数千人数年建成的“国家级”工程

  南佐聚落不仅整体规模巨大,而且宫殿、夯土台、壕沟水利设施等 的建筑工程量也很惊人 。以聚落中部 的“九台”来说 ,每座夯土台约40米见方,现存还有5~7米高,复原起来就像九座小金字塔。每座台子外周有宽约20米、深约10米 的方形内环壕,内环壕 的侧壁及底部有2~4米厚的夯土护壁 ,以防流水对黄土沟壁 的侵蚀。我们推测环壕不仅有礼仪象征和防御作用,而且是与其他沟壕池沼连通的、有实际用途的大型水利工程。内环壕外还有一周宽约20米的外环壕 ,内 、外壕总长度估计在5千米以上。“九台”环壕工程总土方量当在75万立方米以上,以当时 的条件 ,大概需要5000人工作1年时间才能完成 。如果以壕沟中挖出来的土夯筑“九台”,所费工时应当不比挖筑壕沟少。

  再看中央“宫城”区 。有夯土围墙的长方形“宫城”东西宽约55米 、南北长约67米,面积在3600平方米以上 。“宫城”外有宽约15米 、深10米多的“护城河” ,它 的两侧也有夯土护壁。加上“护城河”,整个“宫城”区占地面积就有8000多平方米 。“宫城”中部偏北的主殿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两个顶梁柱柱洞直径各约1.5米 ,中央火坛(火塘)直径3.2米——差不多 是两个成年人的身长,规模之大前所未见 。“宫城”东西两侧还各有一列侧室(侧殿) 。所有这些宫墙、房墙都以版筑方法夯筑得十分坚实精整 ,窄处宽1~1.5米,最宽处可达5米 ,现存高度1.5~3.5米 ,是国内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 、保存最好的夯土建筑遗存。

   “宫城”区建筑材料还包括土坯和最早的红砖,各处地面、墙壁都以石灰多层涂抹 ,甚至宫墙也不例外,这也 是国内最早大范围使用白灰面装饰建筑的实例。我们可以想见,五千年前的南佐“宫城”,到处都 是那么洁白明亮,和大家熟悉的北京紫禁城 的色彩大不相同。我们估计,“宫城”区的建筑工程量应该不会少于“九台”区。

  经勘探和试掘,在“九台”外其他区域还发现有多处白灰面窑洞式房屋居住区 、夯土台、壕渠水利工程等,加上可能存在的外环壕 ,整体建设工程量巨大 。所有这些工程 的主体部分理应是大体同时建造完成的 ,因此需要数千人劳作数年,这还不包括建筑工程的后勤保障在内 。据此推测 ,南佐都邑人口或许有上万之众。也只有出现了强制性 的区域“王权” ,集合起国家力量,才有可能完成如此壮举 。

  南佐所在 的董志塬上还有一些面积为数十万平方米 的聚落,出土的精美白陶 、黑陶说明这些聚落 的级别较高,可能 是从属于南佐的卫星聚落 。陇东甚至整个黄土高原 ,分布着大量仰韶晚期聚落遗址 ,但还没有第二处能够和南佐的规模相当 。即便是秦安大地湾聚落延续到这个时期,规模也是远次于南佐 。南佐聚落如此大的体量 ,“九台”、壕沟和宫殿建造所需要的强大组织调动能力,当 是区域公共权力或者区域王权出现的最有力证明 。南佐都邑大概 是从周围迁入很多人口 ,集中规划建设而成,这必然会造成一定程度 的血缘社会重组 ,形成具有地缘关系 的早期国家组织。由此推断 ,当时在黄土高原地区应当已经出现了一个以南佐为核心 的“古国”。

  中轴对称建筑格局 的滥觞

  南佐都邑及“宫城”具有清晰的中心对称 、中轴对称格局。“九台”及核心区位于聚落中心 ,“宫城”位于“九台”中心,主殿位于“宫城”中心 ,大火坛位于主殿中心 。主殿坐北朝南 ,从主殿大堂后部两个顶梁柱中间,向南到主殿中门(共有三门) 、“宫城”南门,构成大致南北向 的中轴线 ,东西两侧的侧室(侧殿)和壕沟对称分布。

  再放大一些视野 ,“九台”中 的北台就在这条中轴线的北端,东西两侧各有四台互相对称 。“宫城”南墙外还有一道与其平行的外墙 ,类似后世 的萧墙或影壁。外墙 的门与“宫城”南门错开几米,两道墙之间 的空间兼具瓮城功能,增强了“宫城”的封闭性和防御性 。如此布局严整的多个圈层结构 的南佐聚落 ,应 是阶级秩序 的礼制性体现,开后世古典建筑格局中轴对称的先河。

  我们推测“九台”和主殿应当主要是祭祀礼仪场所 ,“宫城”区部分侧室(侧殿)有可能作为首领人物 的居所。我们注意到由窑洞式建筑组成 的普通居住区基本位于“九台”以外,推测“九台”所围绕的30万平方米的核心区,可能整体都属于与祭祀相关 的“圣区”或者贵族居住区 。这 是一种将神权和区域王权紧密结合在一起 的 、以王权为核心 的建筑格局,凸显了王权至上 ,与西亚等地神庙和王宫分开且以神庙为核心的情况有显著区别。

  礼制出现和阶级分化

  南佐“宫城”区出土了白陶、黑陶、绿松石珠等贵重物品,成套 的彩陶 、朱砂陶、白衣陶、白泥堆纹陶,涂抹朱砂的石镞 、骨镞 ,以及大量炭化水稻遗存 ,与普通居址区形成鲜明对照,显示当时不但有了较高水平的专业化分工 ,而且已出现礼制和阶级分化。

  白陶、黑陶在黄土高原罕见,但在南佐“宫城”区却发现不少 ,精致者陶胎最薄处仅有一两毫米 ,表面光滑细腻,有釉质光泽。如此轻薄精美 的陶器 ,理应用快轮拉坯 的方法制作 ,但我们一直没有在陶器上发现快轮旋转痕迹 ,制作工艺还是个谜 。制作彩陶 是黄土高原 的传统,南佐有些彩陶表面有釉质光泽,有些彩陶成套出土,具有礼器性质。比如在主殿以东祭祀区就集中出土9件小口平底的彩陶酒瓶 ,每件高度都在60厘米左右,还都配有特殊 的盖塞——可既盖又塞,以防止酒精挥发 。南佐 的朱砂陶 、白衣陶 、白泥堆纹陶等也都 是具有祭祀礼仪性质 的特殊器物 。朱砂常涂在一种带有圆饼装饰的鼓类器物上,器表内外涂白衣 的做法则见于簋、双腹盆 、钵、缸、罐 、瓮等很多器物上 。白泥堆纹陶罐在其他遗址很罕见,但在南佐仅“宫城”东部祭祀区就出土数百件 ,大小不一 ,可能 是成套的祭祀礼器 。经测定,南佐大部分陶器烧造温度在1000℃以上 ,最高达1116℃,而一般新石器时代陶器烧造温度在700~1000℃之间 。令人惊讶 的,还有“宫城”东部祭祀区数以百万粒计 的炭化水稻 的发现,粟、黍数量极少 ,反之在“宫城”其他区则绝大多数都 是炭化粟 、黍。黄土高原农业本来就以粟 、黍为主而少见水稻,以珍贵 的水稻献祭神祇祖先 ,也应当 是礼制的反映。

  南佐“宫城”区出土物还体现出与长江中游 、黄河下游等地区的远距离联系 。白陶 、黑陶都最早出现于六七千年前的长江中游地区 ,南佐这两类陶器 的出现有受到长江中游文化启示的可能性 。尤其 是南佐不少黑陶属于夹炭陶 ,这也是长江流域的古老传统。有意思 的 是 ,南佐有 的黑陶仅覆盖陶器表面很薄一层 ,已能做到很好地控制渗碳层厚度,工艺技术和良渚文化最为接近 ,不排除与良渚文化有交流。据科技考古检测 ,南佐白陶所用原料为高岭土和瓷石,高岭土质量与后世制造白瓷的瓷土质量接近,瓷石原料可能产自南方 ,有些白陶上面 的海洋结晶涂层原料可能来自海岱地区 。黄土高原不产绿松石、朱砂 ,南佐 的这两类原料有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可能性。大量水稻不排除当地种植的可能性,但也有可能是从长江中游等地远距离贸易获得 。可见南佐“古国”应当存在对远距离贸易获取稀缺资源 的控制,这也 是国家社会的特征之一。

  目前 ,南佐的考古工作才开了个头,很多谜团还有待后续解开 。但据现有 的发现就已经能够证明 ,中华文明和苏美尔文明 、埃及文明一样 ,是诞生于五千年前 的三大原生文明之一 。

  (作者:韩建业 ,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南佐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

影像为媒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艺观潮】

  作者:王华(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郎玉茁(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航拍纪录片《航拍中国》新疆篇 、西藏篇等,从空中视角俯瞰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展示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 、政治 、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带来视听和心灵 的双重震撼。芒果TV自制的纪录片《石榴花开》融合“网络直播”“VLOG日记”等新媒体传播方式 ,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族人民在党中央 的政策关怀下取得的巨大成就 ,给观众耳目一新 的观赏体验。近年来,一批以纪实影像记录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社会变化、人文景观和少数民族人民日常生产生活情况的纪录片作品因新颖的切入视角和表现形式,获得了观众尤其 是年轻人点赞。总结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我们发现推进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 的传播精准深入 ,应创新创作理念 ,结合新媒体传播形式 ,建构多维立体 的内容体系。

影像为媒,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纪录片《指尖上 的藏族》剧照。资料图片

  传播内容细分 :呈现层次更加丰富、面貌更加多元 的少数民族生活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 ,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以记录某一个民族 的民风民俗为主 ,发挥文化记录保存 的“民族影像志”功能,诸如《最后 的山神》等作品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新时代以来 ,随着创作理念的转变,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 的叙事风格和叙事题材发生转变,在创作中秉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走进大众视野 ,《告别贫困》中少数民族搬进了宜居 的楼房,唱起“栋栋高楼平地起,休闲广场真热闹”的歌谣 。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 的传承发展成为纪录片创作关注重点,《指尖上 的藏族》这部代表作强调因时制宜 的重要性,点明“在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结合中创新发展才 是长远之路”的理念 。随着纪录片主题不断丰富 ,大家看到 的不再 是孤立静止的民族个体形象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下 的多民族互动跃然荧屏 。

  不仅如此,近年来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涉及 的领域也呈现多维格局。《隆林儿女》《苗寨八年》等从小处着手,通过展现普通人经济生活的变化 ,逐步破除人们对少数民族地区“人烟稀少、生活贫困”等刻板印象,折射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稳步增长 的崭新面貌。少数民族群像 是由一个又一个鲜活 的生命个体汇聚起来 的。大众不仅想看到现代少数民族地区的宏观发展面貌,也希望了解少数民族普通百姓 的生活状态 。所以 ,《我从新疆来》《我从云南来》等从微观入手 ,通过“一带一路”背景下寻求机遇和爱情的商人 ,为了梦想或家庭而回到家乡创业 的年轻人等普通少数民族同胞的人生故事 ,展现当代少数民族爱国爱家 、爱岗敬业 、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传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要讲好少数民族故事,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还可以进一步调整传播内容 的比例结构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主线引导下,呈现层次更加丰富、面貌更加多元 的少数民族生活。

影像为媒,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纪录片《指尖上的藏族》剧照。资料图片

  传播理念创新:内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外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十年来,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和叙事方式加速演进 ,在向少数民族内部观察 的同时 ,也开始把视野拓展到整个中华民族乃至世界。讲述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 、一起来干的生动故事 ,成为当下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传播理念的一大特色 。

  纪录片从不同层面展现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的变化 ,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层次多维度的共同发展。比如《村庄十年》从60多万个行政村里挑选出10个典型村庄,以鲜活的个体故事充分展现党 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村庄发生 的巨大变化 。其中“千年一跃”一集讲述了住在深山中的民族独龙族以建立合作社的形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彻底摆脱了千年的贫困记忆,走上乡村振兴新征程。《西藏 我们的故事》通过西藏交通建设 、脱贫搬迁 、养老保障、民族团结、环境保护等故事的讲述,表现世界屋脊上“一跃跨千年”壮丽巨变背后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还有一些纪录片从国际视野出发 ,表现能够引发全球观众心灵共鸣 的内容。中日联合拍摄的纪录片《宝藏》便是如此。从小处来说 ,该片不仅让海外观众为云南雪域高原的壮美深深折服,更被当地 的传统艺术文化深深吸引 。从大处来看,该片的热播体现了世界观众对人类共有文化宝藏 的珍视。正如片中人物卓玛对外界盛赞家乡“宝藏” 的看法 ,“大家想要追寻 的不 是某个民族或某个区域 的东西 ,而 是属于人类共同 的东西” 。由此看来 ,少数民族故事还能内外兼有 ,将中华民族 的悠久历史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实践相结合,对内呈现少数民族发展新面貌 ,对外展现中华民族时代担当,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智慧 ,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构建贡献中国力量。

影像为媒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纪录片《指尖上 的藏族》剧照 。资料图片

  传播效果导向 :微时代,人人都是创作者 ,微创作呈现出新 的美学样态

  为了与当代受众和用户碎片化 、即时化 、多样化的行为习惯、审美喜好不断适配,近年来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创作还呈现出一种“微”趋势 。

  《布依守艺人》等便是“微形态”的代表 。这些作品中 的内容可能 是一项传承多年的手艺 ,可能 是一项风俗习惯 ,又或者是一些充满民族智慧 的古文典籍。虽然内容不一样,但都篇幅短小 ,借助视频平台 的“短平快”传播特质 ,迅速传播 ,为更多受众尤其是年轻人津津乐道。还有一些“微形态”纪录片重视民族文化 的创新传承 ,凸显民族文化在当代土壤中生根发芽又与流行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

  近年来 的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创作方式和传播渠道更加灵活 ,创作主体从主流官方媒体 、专业制作公司,拓展到个体内容生产者 。纪录片不再 是传统意义上 的闭合状态,观众也成为纪录片的叙述者 。比如说 ,某短视频平台用户自行拍摄了一集有关摩梭人 的纪录片 ,从游客 的视角去探寻“神秘世界” 。虽然制作水平比不上专业水准 ,视频场景转换不是很流畅 ,但在网上引起了较多关注。《我 是云南的》更 是凭借独具特色 的民族方言,加上节奏感强且又魔性的音乐 ,在网上引起一波民族方言秀热潮。人人都可以成为纪录片 的创作者 ,这推动了艺术大众化发展 ,填补了传统纪录片关注领域 的空白,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创作到传播每个环节都实现了“润物细无声” 的效果 。

  总而言之,讲好少数民族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不只 是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 的使命 ,也是整个纪录片创作努力担当的职责。从这个角度看,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在拓宽自身维度和视野 的同时 ,为整个纪录片行业在创作理念和传播渠道等领域实现创新突破提供了有益启示。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1日 15版)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500平台地图